t55p1336

标签: 北约

泽连斯基这时候想起全世界人民了,当初你们想加入北约向全世界问了吗?当初你们在乌东

泽连斯基这时候想起全世界人民了,当初你们想加入北约向全世界问了吗?当初你们在乌东

泽连斯基这时候想起全世界人民了,当初你们想加入北约向全世界问了吗?当初你们在乌东干的那些事向全世界沟通了,现在有困难了,自己兜不住了,想让远在千里之外的国家多考虑你乌克兰,想啥了,各家有各的事忙,大家连自己家事...
普京这次不怕北约开战了 俄传来最新情报:英国已经阵亡1000多人 普京最

普京这次不怕北约开战了 俄传来最新情报:英国已经阵亡1000多人 普京最

普京这次不怕北约开战了俄传来最新情报:英国已经阵亡1000多人普京最近好像越来越淡定了,面对北约的各种动作,他反而没有以前那么紧张。这淡定可不是装出来的,俄罗斯刚放出来的一则情报,直接把北约的“小心思”戳穿了,英国已经有1000多名雇佣兵,在乌克兰战场上没了命。别觉得这只是个数字,这里面的内容深了去了。这些英国雇佣兵,大多不是普通老百姓,好多是从特种部队退下来的老兵,专门跟着私人军事公司去乌克兰的。北约一直不想直接派兵跟俄罗斯对着干,就想靠这些“影子部队”帮乌克兰撑场面,可现在1000多人没了,等于北约这套打法被硬生生撕开了个口子。有意思的是英国的反应—问起这事,英国政府要么装没听见,要么就说“数据没发核实”。其实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英国是怕国内老百姓知道实情。之前英国一直说“帮乌克兰不用花多少代价”,现在1000多个雇佣兵的命摆在那,这话根本没法圆了,只能硬着头皮装聋作哑。普京能这么稳,说到底是把北约的“软肋”摸得透透的。表面上看,北约国家都喊着要帮乌克兰,可实际上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小算盘。德国怕得罪俄罗斯,连豹2坦克的后续维护都不敢痛快答应,就怕俄罗斯再卡能源的脖子;波兰倒是喊得凶,可天天催着法国、德国多掏钱,自己半点不想多出血;法国更实在,怕给乌克兰送武器送多了,自己国内的军备库都空了。现在英国雇佣兵死了这么多,这些分歧更藏不住了—没哪个国家愿意让自己的人去乌克兰当“炮灰”,北约想再拧成一股绳帮乌克兰,根本不可能。而且俄军早就摸透了北约的套路,专门对着这些雇佣兵下功夫。情报部门靠截通讯、放无人机侦察,把雇佣兵的营地、补给线摸得一清二楚。之前在哈尔科夫,俄军直接用高精度导弹轰了一个英国雇佣兵聚集的仓库,当场就有几十人没了命。这哪是简单的打仗?分明是告诉北约:你们躲在后面玩的花样,我们全知道,想靠雇佣兵撑场面,门都没有。还有能源这事儿,更是让普京有恃无恐。北约一直撺掇欧洲跟俄罗斯断能源,可今年冬天还没到,欧洲的天然气库存就快见底了。俄罗斯这边呢?一边少给欧盟输气,一边跟中国、印度签了不少能源合同,自己的经济稳住了,还把欧洲逼到了两难的地步—要么保老百姓取暖,要么接着给乌克兰送钱送武器,怎么选都难受。再说英国那雇佣兵体系,现在已经快崩了。乌克兰战场上死人太多,英国私人军事公司把工资翻了三倍,还是没人愿意去。现在普京为啥不怕北约开战?答案其实很明显:北约根本没那个胆子跟俄罗斯直接打,怕真把事情闹大;想靠雇佣兵、军援帮乌克兰,又被俄军打得没了章法,自己内部还吵成一团。1000多个英国雇佣兵的命,不过是把这些问题摆到了明面上。最近看普京的公开活动就知道,他在国防部开会时,稳稳当当部署战术,半点不慌;演讲时也不再提北约的“威胁”,只说“俄罗斯能护住自己”。这种底气,不是装出来的—他心里比谁都清楚,北约现在就是外强中干,再怎么折腾也翻不出大浪。说到底,英国那1000多雇佣兵的伤亡,就是给普京递了颗“定心丸”。这一次,普京是真的稳了,北约想开战?根本没那个本事。信息来源:普京这次不怕北约开战了,俄传来最新情报:英国已经阵亡1000多人.--凤凰网军事
#欧洲谋划打造无人机墙#【英媒爆料:欧盟正寻求利用乌克兰技术,构建“无人机墙”对

#欧洲谋划打造无人机墙#【英媒爆料:欧盟正寻求利用乌克兰技术,构建“无人机墙”对

#欧洲谋划打造无人机墙#【英媒爆料:欧盟正寻求利用乌克兰技术,构建“无人机墙”对抗俄罗斯】英国《金融时报》网站17日报道称,欧洲正寻求利用乌克兰技术,构建“无人机墙”对抗俄罗斯。在近期频频爆出无人机“侵入”北约国家领空后,欧盟正加紧斥资数十亿欧元,利用在乌经过实战检验的技术,构建一道“无人机墙”,以填补北约的安全漏洞。报道称,北约上周针对俄无人机进入波兰和罗马尼亚领空的应对方式表明,依赖昂贵技术来拦截相对廉价无人机的做法,是“很容易被俄进一步利用”的明显漏洞。对此,欧盟鼓励各成员国政府利用欧盟资金,联合购买在乌行之有效的系统,以填补漏洞。欧盟要“协调防御”据报道,上周,在北约战机击落进入波兰领空的约19架无人机中的几架后数小时,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表示,欧洲必须在其东部边境“构建一道无人机墙”。她表示,这将是一种“由欧洲共同开发、共同部署和共同维持的、能够实时响应的力量”。欧盟还将同乌建立“无人机联盟”,并提供60亿欧元融资支持,以“将乌克兰的创造力转化为战场优势和联合工业化”。法国国际广播电台称,该计划首先将部署一整套无人机侦察系统,这些无人机将借助人工智能运行,并辅以密集的地面传感器网络、卫星监控以及机动反制平台,用以侦测并干扰潜在威胁。据报道,波兰、芬兰、波罗的海三国等同俄邻近的欧盟国家,都宣布了加强其边境的计划,但欧盟官员警告称,这种方法只有在统一且建立在通用、完全集成的技术之上时才会有效。一名欧盟官员称,欧洲国家防御态势“过于分散”,需要“更多协调”,否则俄会根据各国弱点调整应对策略。北约东翼成员国将获得近1000亿欧元的国防相关贷款,这笔资金来自欧盟共同预算中筹集的1500亿欧元。欧盟委员会发言人雷尼尔16日表示,如果成员国希望采取共同措施保护欧盟,那么欧洲安全行动提供的贷款将有助于构建“无人机墙”计划的实施。为填补采购新防御系统前的空白期,北约启动了代号为“东部哨兵”的军事行动,其中包括在芬兰至保加利亚的东部防线部署战斗机、舰船及侦察系统。普京亲临射击场美联社16日称,俄无人机进入波兰等国引发北约担忧,俄罗斯同白俄罗斯开展的“西部-2025”联合战略演习则进一步加剧紧张局势。俄白在军演中展示其常规军事力量和核军事实力,以此威慑西方并警告其不要向乌派驻外国军队。白俄罗斯副防长穆拉韦伊科16日称,演习涉及对非战略核武器使用的规划与审查,以及评估部署“榛树”导弹系统的方案。据塔斯社报道,“西部-2025”联合战略演习于16日闭幕。俄总统普京当天身着军装前往俄下诺夫哥罗德州穆利诺射击场视察。普京表示,本次演习于12日至16日在俄白两国41个陆海训练场举行,总计10万名军人、约1万套武器装备系统和超过200艘水面舰艇、潜艇等参加。制定演习计划中借鉴特别军事行动的经验。据报道,印度、伊朗等6个国家派出了军事人员参演。俄副外长里亚布科夫16日称,西方对此次军演“表现得歇斯底里、反应过激”,借此使局势升级。美国《星条旗报》网站称,美国国防部发言人肖恩·帕内尔16日证实,美国驻白俄罗斯大使馆两名武官应邀在白观摩了“西部-2025”联合战略演习。美方鉴于近期两国有成效的双边接触接受了观摩邀请。据报道,美军代表上一次受邀观摩这一演习是在2021年。俄《消息报》网站17日报道称,欧洲国家积极利用此次演习作为在与俄白接壤地区加强军力的借口。例如,波兰和拉脱维亚早在“西方-2025”演习开始前一天就关闭与俄白接壤边境的领空,波兰还决定向本国东部边境调遣数万名士兵。波兰国防部称,波兰近日在波罗的海首次进行“维斯瓦”中程防空系统的实弹射击。这是北约“钢铁捍卫者”演习的一部分,该演习正在靠近加里宁格勒州边境和波罗的海沿岸等地区展开。另据塔斯社17日报道,波兰总统纳夫罗茨基对法媒表示,波兰应当获得在其领土上部署外国核武器的机会,同时也应推进本国核能的发展。“我认为波兰应当参与‘核共享’计划。”他还说,波兰应掌握自主核技术。但他并未明确波兰是否计划发展核武器,认为目前谈论这一问题“还为时过早”。当前,俄乌和谈进程仍旧艰难。据联合国网站消息,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16日表示,俄乌双方立场“截然不同”,乌克兰问题和平进程短期内取得进展“并不乐观”。他担忧冲突将持续,呼吁俄乌立即停火,并基于《联合国宪章》、国际法等最终达成解决方案。美国恢复提供援乌武器另据路透社17日独家报道,两名消息人士透露,根据与北约盟友新达成的协议,美国将恢复向乌克兰供应武器,且可能很快就会交付运输。消息人士进一步透露,负责政策的美国副防长科尔比根据名为“乌克兰优先需求清单”的新机制,批准了两批价值各5亿美元的武器援助,旨在增强基辅的军事实力。这是首次采用美国与其北约盟友设立的上述新机制:从美国库存向乌克兰提供武器,并由北约国家埋单。美国《国会山报》17日称,今年7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与北约达成协议,将向乌克兰运送武器,其中大部分费用将由北约的欧洲盟友承担。《国会山报》提到,此前,美国防部曾因担心美国武器库存耗尽,暂停向乌克兰运送部分防御性武器,包括防空导弹和弹药。但随着特朗普加大对俄罗斯持续发动袭击的批评力度,这位美国三军总司令改变了向基辅提供武器的态度。到目前为止,美国政府只向乌克兰出售或运送前总统拜登已经授权的武器装备。(环球时报驻俄罗斯特派记者肖新新环球时报特约记者王逸)
德国人对波兰的无情嘲笑:波兰上周从欧盟、北约一直叫到联合国,拿着照片哭诉俄罗斯

德国人对波兰的无情嘲笑:波兰上周从欧盟、北约一直叫到联合国,拿着照片哭诉俄罗斯

波兰上周从欧盟、北约一直叫到联合国,拿着照片哭诉俄罗斯无人机坠毁在他们境内造成财产损失,希望触发北约第四、五集体防卫条款。昨天波兰当局发布了调查结果,起因是波兰F-16飞行员不小心引发空对空导弹故障,导弹直接砸到了...
俄罗斯发射“锆石”高超音速巡航导弹,北约瑟瑟发抖!9月16日,一架米格

俄罗斯发射“锆石”高超音速巡航导弹,北约瑟瑟发抖!9月16日,一架米格

俄罗斯发射“锆石”高超音速巡航导弹,北约瑟瑟发抖!9月16日,一架米格31战斗机在巴伦支海水域挂弹飞行四小时后,按下了发射按钮。这枚"锆石"高超音速巡航导弹拖着尾焰划破天际,精准摧毁目标的瞬间,整个北约指挥部的气氛降到了冰点。要知道,9马赫相当于每小时11000公里,从俄罗斯边境到柏林市区只需要12分钟,比外卖小哥送餐还快,而北约的雷达系统可能还在慢吞吞地识别目标。更让欧洲人坐立不安的是,这可不是孤立事件。就在导弹试射前几天,俄白"西部-2025"联合军演正打得火热,苏-57隐身战机掩护着苏-34投弹,北方舰队的舰艇在巴伦支海齐射导弹,"锆石"的试射不过是这场大戏的高潮部分。德国《图片报》急吼吼地爆料说演习模拟了"核战争"和"进攻北约",看似在指责俄罗斯挑衅,实则暴露了自己的心虚。毕竟谁都清楚,"锆石"400公斤的战斗部就算不装核弹头,也能轻松掀翻航母甲板。北约的反应倒是挺快,秘书长吕特立刻宣布启动"东部哨兵"行动,丹麦、法国、德国的部队紧急驰援东欧,波兰更是拉着三万大兵搞起了"火焰风暴"演习。但这热闹背后全是破绽:波兰刚嚷嚷着"无人机入侵领空",转头就把防空导弹部署到了西部边境;德国一边喊着"保卫欧洲",一边连军费开支要不要涨到GDP的3.5%都吵得不可开交。这种既想逞强又怕挨打的模样,活像被戳破气球的小丑。真正让北约头疼的是"锆石"那不讲道理的性能,和之前的"匕首"导弹比起来,这款新家伙简直是"优等生"——"匕首"虽然快,但飞到后期会减速,就像扔出去的铅球总有下落的时候,而"锆石"采用超燃冲压发动机,全程都在加速冲刺,还能灵活变轨。中国军事专家张学峰说得明白:"巡航阶段有动力就意味着无法预测轨迹,现有反导系统全成了睁眼瞎"。乌克兰之前吹过"爱国者击落匕首"的牛皮,但面对"锆石",连最乐观的军事专家都闭嘴了。用破片杀伤的"爱国者-2"拦截9马赫目标,就像用弹弓打高铁,纯属自欺欺人。美国那边倒是嘴硬,前总统特朗普又蹦出来要求欧洲把军费涨到GDP的5%,还说"这样才能挡住俄罗斯"。这话可把德国总理朔尔茨气笑了,5%相当于每年2000亿欧元,几乎占了德国全年预算的一半,真这么干老百姓怕是要上街游行。美国自己在欧洲部署的反导系统,连测试时都屡屡掉链子,却逼着盟友当冤大头。欧盟各国心里门儿清:美国这是想让欧洲当挡箭牌,自己躲在后面卖武器。俄罗斯这手组合拳打得确实漂亮,他们不光有"锆石"这种撒手锏,还把它玩出了体系化作战的花样。从护卫舰垂直发射,用核潜艇隐蔽打击,现在连米格31都能带着飞,等于陆海空全配齐了。反观北约,东翼国家吵着要更多防空导弹,西翼国家却舍不得掏钱,连波兰和德国都在为"谁该多承担防御责任"互相甩锅。这种各自为战的状态,碰上俄罗斯这种体系化打击,简直是送人头。最尴尬的还是那些之前跳得最欢的东欧国家,拉脱维亚一边搞着自己的"纳米杰斯-2025"军演,一边抱怨俄罗斯"破坏地区稳定",却忘了自己的防空雷达还是上世纪的旧货。就像小区里没装防盗门的业主,天天指责邻居家的狗太凶,殊不知真遇到贼的时候,人家的狗能当保镖,自己只能靠嗓子喊。说到底,"锆石"这枚导弹就像面照妖镜,把北约的外强中干照得明明白白。以前他们总爱围着俄罗斯秀肌肉,今天搞个联合军演,明天派艘军舰闯黑海,觉得俄罗斯不敢真动手。现在人家掏出真家伙,才发现自己的盾牌早就该升级了。9马赫的速度不光是物理上的突破,更是心理上的震慑。当导弹飞得比消息传播还快时,所谓的"集体防御"不过是自欺欺人的笑话。估计现在北约成员国的领导人私下里都在嘀咕:以前笑俄罗斯经济不行造不出新武器,现在倒好,人家用相对便宜的高超音速导弹,就把整个欧洲的安全秩序搅得天翻地覆。这就好比打架时,你花重金买了一身名牌盔甲,对手却掏出了能穿透盔甲的弩箭,之前的投资全打了水漂。看来在绝对的速度面前,什么价值观同盟、什么盟友义务,终究还是得向现实低头。
俄罗斯在欧洲方向唯一真正的盟友白俄罗斯,现在似乎站在北约那边白俄罗斯一直被看

俄罗斯在欧洲方向唯一真正的盟友白俄罗斯,现在似乎站在北约那边白俄罗斯一直被看

俄罗斯在欧洲方向唯一真正的盟友白俄罗斯,现在似乎站在北约那边白俄罗斯一直被看作俄罗斯在欧洲最铁杆的伙伴,尤其在乌克兰冲突爆发后,它提供领土让俄罗斯军队过境,还参与了不少联合军事行动。可最近几个月,特别是2025年9月,一些事态让莫斯科那边开始嘀咕起来。白俄罗斯跟西方的互动多了点,释放政治犯换取美国松绑制裁,还邀请美国观察员来参加跟俄罗斯的军演。这看起来像是在试探底线,搞平衡外交。俄罗斯把白俄罗斯当成欧洲方向的战略缓冲带,要是这个盟友真有点动摇,整个西部防线就麻烦了。咱们来捋捋这些事,基于公开报道,看看白俄罗斯到底在玩什么把戏。从苏联时代起,两国就绑得死死的。1999年,它们签了联盟国家条约,经济、军事上高度一体化。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上台30年,一直强调亲俄路线。2022年俄罗斯发动特别军事行动时,白俄罗斯直接让俄罗斯部队从它的领土进乌克兰,还帮着后勤补给。这让西方国家气得牙痒,欧盟和美国对白俄罗斯加码制裁,经济上卡脖子。白俄罗斯出口受阻,通胀高企,卢卡申科政府日子不好过。可俄罗斯自己也深陷乌克兰泥潭,补贴白俄罗斯的力度没那么足了。结果,白俄罗斯开始四处找门路,试图缓口气。这不是背叛俄罗斯,而是现实生存需要。9月初的无人机事件是个导火索。2025年9月9日夜里,俄罗斯从乌克兰前线发射的无人机群偏航,进入波兰领空。波兰空军紧急出动,击落了好几架。报道显示,这些无人机先过白俄罗斯领空,然后才进波兰。白俄罗斯官方否认跟这事有关,还说自己的防空系统全程监控,没发现异常。波兰国防部没提白俄罗斯提供情报一说,反而指责俄罗斯故意试探北约底线。俄罗斯那边也推说这是技术故障,不是挑衅。这事闹得欧洲东部紧张,北约国家加强边境巡逻,法国、英国派战斗机值班,荷兰运爱国者导弹过去。但白俄罗斯没卷进去,反而保持中立姿态,这在以前是想不到的。过去类似事件,白俄罗斯总站在俄罗斯一边,现在却选择低调,避免火上浇油。紧接着,9月11日,白俄罗斯释放了52名政治犯,其中包括14名外国人。这批人多是2020年选举抗议后抓的,西方一直施压要放人。作为交换,美国国务院宣布缓解对白俄罗斯国家航空公司Belavia的制裁,允许它进口飞机零部件。Belavia这些年因为制裁,飞机没法正常维护,航班大减。这步棋对白俄罗斯经济是及时雨,美国也借机拉近关系。特朗普政府推动了这事,他公开呼吁卢卡申科释放囚犯,还计划重开美国在明斯克的大使馆。白俄罗斯外交部低调回应,说这是人道主义交换,没政治含义。但外界看,这明显是外交突破。俄罗斯克里姆林宫没公开批评,但内部肯定不爽。毕竟,白俄罗斯经济依赖俄罗斯补贴,现在跟美国眉来眼去,等于在分心。制裁缓解后,Belavia开始规划维修,航班恢复迹象明显,这让明斯克政府松了口气。9月12到16日,白俄罗斯和俄罗斯搞了Zapad-2025联合军演。这本来是常规项目,每四年一次,模拟西部防御。但今年规模缩水了,从之前的20万人减到3万人左右。演习在两国边境41个训练场进行,俄罗斯从巴伦支海发射巡航导弹,白俄罗斯部队模拟防空拦截。还有陆海空联合行动,印度和美国派观察员来访。美国军事官员的出现最扎眼,他们在观摩区记录数据,这在以往是没见的。白俄罗斯官方说,这是为了透明,邀请国际媒体和观察员,显示演习不针对任何人。俄罗斯国防部长也到场,强调联盟稳固。但西方媒体解读不同,CNN和纽约时报报道说,白俄罗斯借此向美国示好,一边跟俄罗斯演习,一边拉西方投资。北约那边警铃大作,波兰临时关闭跟白俄罗斯的边境口岸,担心演习后有意外。演习结束时,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公开说,两国关系处于最高水平,计划更多双边合作。但私下里,莫斯科对白俄罗斯的“多边主义”有疑虑。白俄罗斯这套操作,说白了就是在走钢丝。卢卡申科政府面临多重压力:国内经济下滑,失业率高,年轻人外流;外部,俄罗斯忙乌克兰,没精力全包;西方制裁虽松了点,但核心禁令还在。释放政治犯换制裁缓解,是典型交易。白俄罗斯外交转向西方的迹象不是新鲜事,早在2023年就有点苗头,但今年加剧了。欧盟也跟进,讨论进一步对话。俄罗斯当然警惕,它把白俄罗斯当成欧洲最后堡垒,境内有俄罗斯战略火箭军基地和空军设施。要是白俄罗斯中立化,这些资产就暴露风险。克里姆林宫通过塔斯社表达关切,警告别玩火。但白俄罗斯没公开倒戈,军演证明它还是俄罗斯伙伴。这平衡术难维持,国际政治里,骑墙往往两头不讨好。
丹麦毫无征兆地宣布了一项天价军购计划——要花580亿丹麦克朗,换算成人民币大概是

丹麦毫无征兆地宣布了一项天价军购计划——要花580亿丹麦克朗,换算成人民币大概是

丹麦毫无征兆地宣布了一项天价军购计划——要花580亿丹麦克朗,换算成人民币大概是649亿,就为了买八套防空系统。要知道,这可是丹麦有史以来花钱最多的一次武器采购,说出来都让人咋舌!丹麦这事儿来得太突然了,就在9月12日,国防部直接扔出个炸弹,说要砸580亿克朗买八套防空系统。这笔钱搁谁身上都得掂量掂量,换成欧元差不多78亿,美元91亿,人民币直奔649亿。丹麦人口才580万,小国一个,平时军费开支就低调,这次直接创纪录,史上最大单笔武器采购。想想看,这钱够建多少医院或者修多少学校,可现在全砸进导弹和雷达里去了。丹麦人平时过日子精打细算,这次却大手笔,背后肯定有大原因。丹麦选的不是美国那套老牌爱国者系统,而是欧洲自家货,主要是法国和意大利的MBDA公司主导的SAMP/TNG中远程地面防空系统,还拉上德国的传感器供应商和挪威的集成伙伴。八套系统,每套包括四个发射单元,总共能覆盖丹麦本土关键区域,拦截巡航导弹、战机啥的。为什么挑这个?兼容性好,维护成本低,还能支持欧洲军工产业链。丹麦国防部直言,这是为了填补长程防空空白,之前六月份他们刚花60亿克朗买了短程的Iris-T系统,这次是补齐全套。采购周期本该拖几年,但他们压缩到几个月,首批两套年底就到货,2026年春季开始测试。速度这么快,明显是急眼了。乌克兰那边打得火热,俄罗斯的空袭视频天天刷屏,城市被炸成废墟的画面让北欧国家睡不着觉。丹麦离波罗的海近,战略位置敏感,俄罗斯海军在那边晃荡,谁知道哪天擦枪走火。北约盟主们早嚷嚷着要各国军费上GDP2%,丹麦去年刚到2.37%,但峰会目标是3.5%,甚至更高。这笔钱直接帮他们冲刺,2025年军费预计超3%。丹麦首相梅特·弗雷德里克森和国防大臣特罗尔斯·隆德·波尔森联手推这个,波尔森在发布会上直球说,这是对俄罗斯威胁的直接回应。丹麦平时中立惯了,但自从2022年乌克兰开打,欧洲小国全慌了,瑞典芬兰都入北约,丹麦也得跟上趟。过去几年,丹麦军费从GDP1.3%蹿到现在的水平,全靠北约压力和本国议会共识。2025年2月,他们就敲定2025-2026年额外70亿欧元军费,重点投无人机、导弹和防空。六月那笔短程采购是热身,现在长程才是大头。为什么不买美国货?一方面,特朗普时代美国军售总带附加条件,欧洲想自立门户;另一方面,SAMP/T用起来更接地气,零部件供应链短,不会卡脖子。丹麦军方早从2024年开始评估,去年8月还说年底前敲定,这次直接落地。采购不光买装备,还包括运营维护,十年内总成本58亿克朗,摊到每年几亿,压力不小。这笔钱从哪儿来?丹麦财政部批了,但得议会过堂。反对党已经跳脚,说民生项目被挤兑,医院设备老化、学校屋顶漏水,这些钱本该优先。可政府顶回去,安全是底线,没防空谈啥民生。丹麦经济还行,2025年GDP预计增长2.5%,失业率低,但通胀压力大,这笔支出会推高预算赤字。北约秘书长延斯·斯托尔滕贝格视频连线表态支持,说这增强了联盟东翼实力。欧洲其他国家看热闹,法国意大利军工股当天就涨,德国也沾光。挪威作为伙伴,分了点蛋糕,但整体是欧盟军工合作的样板。想想丹麦的国防传统,本来是福利国家,军力小而精,靠北约伞。现在变天了,2023年他们捐了F-16给乌克兰,自己空防却有窟窿。空军基地升级花了几年,2025年3月才在斯卡尔斯楚普空军基地建起防空翼。采购SAMP/T后,丹麦能独立拦截中远程威胁,不用总指望邻国。技术上,这系统雷达探测超200公里,导弹射程150公里,够护住哥本哈根和港口区。但部署挑战大,基地扩建、人员培训得跟上,丹麦军队总兵力才2万,招人难。国际上,这事儿信号明显。俄罗斯外交部批丹麦“挑衅”,但丹麦不怵,继续援助乌克兰。北约内部,美国有点不爽,本想卖爱国者,结果欧洲货抢单,凸显美欧军售裂痕。法国总统马克龙夸这是欧洲防务自主一步,意大利也乐见其成。丹麦这步棋,短期看是自保,长期看拉动区域合作。波罗的海国家联盟可能跟进采购,芬兰瑞典已经在谈类似系统。钱花了,效果咋样?首批系统年底到,测试得模拟真实场景,拦截率目标95%以上。丹麦军方计划整合到北约指挥链,共享情报。但风险在,系统贵,维护吃力,万一地缘缓和,这钱打水漂?可现实是,俄罗斯没停手,乌克兰还在挨炸,丹麦赌对了安全优先。波尔森这人,从政20年,自由党骨干,早年管能源,现在转国防,决策果断,但也招批评,说他太亲北约。丹麦议会辩论会激烈,反对党要砍预算,但多数派稳住,预计11月过关。
北约敢不敢灭了俄罗斯?从纸面实力来看,北约三十个国家加起来,军费是俄罗斯的二十倍

北约敢不敢灭了俄罗斯?从纸面实力来看,北约三十个国家加起来,军费是俄罗斯的二十倍

北约敢不敢灭了俄罗斯?从纸面实力来看,北约三十个国家加起来,军费是俄罗斯的二十倍,真要打群架,俄罗斯肯定吃亏,可问题是,打架不是比谁钱多,真动起手来,后果谁都承担不起。北约三十多个国,总国防预算一万五千亿美元,俄罗斯才一百五十亿,差距大。北约活跃兵三百万四十四万,俄罗斯一百三十二万。空军北约两万两千多架飞机,俄罗斯四千八百架。海军北约有航母驱逐舰多,俄罗斯弱点。但俄罗斯坦克和地空导弹有优势。2025年全球火力指数,俄罗斯排第二,北约整体强。核力量是俄罗斯王牌。俄罗斯有四千三百零九核弹头,一千七百十八部署。弹头从地海空发。地基三百套发射器,大多洲际导弹射程超八千公里。海上十二艘潜艇,带六百四十弹头,新北风之神级从海底发布拉瓦导弹。普京直接管发射,说本土挨打可能用核。北约核散开,美国主,法国英国自己有,德国土耳其存美国弹。北约得集体批,时间长。核战起,欧洲城几分钟没,美国也逃不掉。地形帮俄罗斯防。国土一千七百万平方公里,西人多,东西伯利亚广。入侵从西进东欧平原,看顺,但深了补给难。乌拉尔山挡扩,厂东移,兵远东调。现代战靠公路铁路,俄罗斯炸桥轨,北约坦克雪地停,轮滑不动。冬天零下几十度,兵穿厚衣慢,武器零件冻坏。飞机导弹绕,但地部队过泥路冰河,补给队风暴迷路。历史拿破仑希特勒都栽这。俄罗斯军工从苏联来,自产钢电子引擎。乌克兰冲突,产能大涨。下塔吉尔坦克厂月产四十到一百三十辆,老坦克仓库翻新,工人焊装甲组履带运前线。导弹厂轮班,战术导弹倍增,零件供涨七倍,技师装导引系统。柳叶刀无人机批量,在战场冲毁目标,炸碎片散泥地。俄罗斯装备耐用,寒泥稳,北约精密东西天干扰,传感器冰失灵。2025年俄罗斯计划产两千五百精密导弹,含巡航弹道高超音速。北约里分歧多。美国看亚太,特朗普时疑承诺,近俄罗斯无人机进波兰当意外,不想大。波兰波罗的海国抗俄强,但怕先挨打,官员会争援助。德国法国跟俄罗斯经济紧,靠天然气管。冲突中,各国援乌不均,有送坦克导弹,有只声明。协调三十国攻需久辩,代表布鲁塞尔总部围桌谈,俄罗斯借时固阵,挖壕布雷。到2025年北约加强援乌,但内部有负担分担和优先争。能源让北约顾。欧洲一半天然气从俄罗斯,管断冬暖停,居民家点蜡,厂停线闲。去年供减,价涨倍,民众街举牌,政府压。2025年欧盟进口俄罗斯化石燃料仍二十一亿欧元,天然气占部分。欧盟目标2027结束俄罗斯能源进,但美国压快点,欧盟能源头说快达协议。俄罗斯减油产因无人机打炼油厂,乌克兰打基础设施。战争不光数字,俄罗斯钱少但投核军工,民族逆境抗。北约侵本土陷持久耗,部队游击巡,补给车伏击炸。2025年俄乌战还在,俄罗斯获地少,乌克兰无人机打俄油气军基。俄罗斯白俄练Zapad-2025,练核常规,北约看,波兰许北约增兵应无人机。普京领俄罗斯,乌克兰冲突到2025年9月继续,俄罗斯东推,乌克兰无人机打俄基础设施。北约加制裁,边境演如Zapad-2025模核击,但不直攻俄罗斯本土,持现状。俄罗斯经济适压,军工高位,联盟没灭国动。
就在北约的导弹,还在天上飞的时候,克里姆林宫,已经发出了两道“总动员令”。第一,

就在北约的导弹,还在天上飞的时候,克里姆林宫,已经发出了两道“总动员令”。第一,

就在北约的导弹,还在天上飞的时候,克里姆林宫,已经发出了两道“总动员令”。第一,高调宣布,暂停所有俄乌谈判,第二,普京下令出兵,第一波,上万人的俄罗斯军队,已经抵达了波兰边境。9月10号深夜,波兰上空突然炸响!24架无人机刚闯进来,北约F-35就挂着实弹冲上天—导弹一轰,无人机碎成渣,可东欧的和平幻想,也跟着炸没了。没等波兰把“俄军入侵”的口号喊响,克里姆林宫直接甩出两道硬招:第一,普京高调宣布,所有俄乌谈判全暂停;第二,上万人的俄军车队,连夜开到了波兰边境的布列斯特,离北约新修的军事走廊就5公里远。这事儿根本不是“无人机迷路”那么简单。波兰马上拿出残骸上的俄制序列号喊“入侵”,俄罗斯直接甩出行程图:这无人机航程才700公里,根本飞不到波兰!两边吵得不可开交时,北约自己先露了怯—F-35用400万美元一枚的导弹,打3.5万美元一架的无人机,德国总理默茨都忍不住吐槽:“这不是高射炮打蚊子,是拿欧元砸水漂!”更丢人的是,波兰境内24架无人机,只打下来3架,剩下的全溜了,有两架甚至飞到了给乌克兰送武器的热舒夫仓库上空。北约赶紧启动“东部哨兵”行动:德国的“台风”战机24小时巡逻,英国的“天空军刀”防空系统连夜拉过来,丹麦护卫舰还封了波罗的海入口。可俄军早等着呢—俄白“西部-2025”军演早藏了后手,1.3万俄军,带着能装核弹头的“Oreshnik”导弹,早就在边境列好了阵。俄军的无人机更是把“实用”玩到了极致。不是没芯片吗?那就搞六电机设计,炸坏一个还有五个能用;前线缺专用燃料?直接加汽车汽油就能飞。就这么“土法炼钢”的无人机,2025年俄军一天能造170架,单次能凑2000架蜂群攻击。之前乌军仓库被轰,就是俄军先用700多架无人机耗光防空弹药,再用高超音速导弹精准砸过去—一套组合拳下来,乌军根本扛不住。北约这边还没理顺防御,内部先吵翻了天。波兰总统纳夫罗茨基借着危机,直接找德国要1.3万亿欧元二战赔偿,放话“不给钱就别想让波兰好好防俄罗斯”;德国这边焦头烂额,计划中的500套反无人机系统,要到2027年才能交货,现在只能靠老装备硬撑。匈牙利更直接,欧盟想动俄罗斯被冻结的资产给乌克兰当军援,匈牙利立马跳出来骂:“这是抢钱!敢动就退出欧盟投票!”连美国的“小弟”沙特都看不下去,放话要抛售欧洲债券—西方那套“制裁万能”的谎话,早被戳穿了。俄罗斯这边反而越打越顺。之前西方喊着“断俄能源财路”,结果俄罗斯把天然气用卢布结算的比例提到68%,今年反而赚出2.3%的财政盈余。德国巴斯夫嘴上说“跟俄切割”,暗地里还通过土耳其中间商买俄天然气;斯洛伐克代表团想飞波兰谈重启俄气供应,波兰直接以“文件不全”拦着,逼得代表团绕道德国—北约内部的能源矛盾,早被普京看透了。更狠的是,俄罗斯还把战场拉到了北极。计划在北极建217个无人机补给站,把东北航道的控制率从39%提到51%——这航道一握在手里,欧洲的能源运输就得看俄罗斯脸色。北约急了,赶紧掏出14亿美元在北极加设雷达站,可俄军无人机已经在北极钻井平台干活了,效率直接提了68%,欧洲那些靠北极资源的国家,根本不敢真跟俄罗斯翻脸。现在的东欧,早不是北约说了算。北约增兵4万到波兰,却拦不住几架无人机;喊着“制裁俄油”,俄罗斯靠“影子舰队”把原油出口量提了30%;想靠技术封锁压俄,俄军用“机械冗余”破了芯片卡脖子,无人机产能比北约加起来还多。克里姆林宫那两道命令,根本不是要挑事,是在重新定规矩:以前美国说啥是啥,现在得看谁的招管用—你北约能用导弹打无人机,我俄罗斯就能用无人机耗你弹药、用能源掐你命脉、用联盟裂痕拆你阵营。波兰边境的俄军还在增兵,北约的导弹还在巡逻,可所有人都看清了:东欧的天,已经变了。北约能打下几架无人机,却挡不住地缘格局的洗牌—谁真能解决问题,谁才有话语权,这比导弹更管用。信息来源:新华网9月13日援引俄常驻联合国代表涅边贾的声明称,波兰已承认无人机可能来自乌克兰,而俄外交部明确表示北约持续军援让谈判失去意义。克里姆林宫关于谈判暂停的正式表态,由俄新社等媒体同步披露,环球网9月16日报道进一步证实谈判搁浅与北约"东部哨兵"行动的关联。
快报,快报!印度国防部宣布了9月17日,印度国防部宣布,将派出65名印军人

快报,快报!印度国防部宣布了9月17日,印度国防部宣布,将派出65名印军人

快报,快报!印度国防部宣布了9月17日,印度国防部宣布,将派出65名印军人员去参加俄罗斯和白俄罗斯一起举行的“西部-2025”联合军演。这消息一出来,不光西方媒体炸了锅,连那些专家都跟着咋呼,不少人都在猜,印度这是跟美国杠上了?先说说这军演的阵仗,那可真不小。一共凑了10万军人,还有差不多1万套武器装备,连水面舰艇、潜艇都来了200多艘,演习的地方更是占了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41个训练场,妥妥的大场面。再看印度派去的人,也不是随便凑数的,里面有不少是印度陆军库马翁团的精英,这可是印度的王牌部队。印度国防部倒是说得挺官方,说去是为了跟俄军一起练战术、学特种武器用法,其实明眼人都知道,就是想跟俄罗斯把军事合作再拉近点。那印度为啥偏偏这时候凑这个热闹?说到底,还是跟美国闹不痛快了。美国这些年老盯着印度买俄罗斯石油的事儿,动不动就施压。之前特朗普还挺狠,直接给印度卖到美国的东西加关税,加起来都到50%了,换谁谁不气?印度心里肯定憋着火,这次去参加俄白军演,就是明着告诉美国:俄罗斯对我来说还是很重要的军事伙伴,你别老想着拿捏我。说白了,美国这是自己把印度往俄罗斯那边推,怨不得别人。消息一出,欧洲国家反应那叫一个激烈。英国《泰晤士报》直接说,现在北约和俄罗斯关系这么紧张,印度这是放了个“让人担心的信号”。德国有个分析师更直接,说印度这是踩红线了。芬兰的专家也跟着劝,说印度没必要趟这浑水,免得落人口舌。连美国前官员都急了,担心这会影响以后美印的安全合作。但在我看来,印度这步棋走得还挺精明。既跟俄罗斯巩固了老交情,以后买能源、买武器说不定还能多捞点好处;又能给正在跟美国谈的事儿加点筹码,让美国别再那么傲气。就跟谈恋爱似的,故意让对方有点危机感,才能更重视自己。大家觉得,印度这次参加军演,后续会不会让美国改变对印态度?评论区唠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