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契奇的无球当然只是点缀而非转型,让一个持球能量巨大的外线去频繁无球肯定是南辕北辙。
在未来的湖人,三核中无球比例最高的应该是勒布朗,然后是里夫斯,前者主要提供定点投突、切入和中转二传,后者尽量将自己的接球三分进一步提升产量、射速和效率,同时在无球时底线插中等戏份上多下一些功夫。
上赛季季后赛勒布朗的受助功率高过里夫斯,其实已经开启了这个进程。
而东契奇要做的,也肯定不是在进攻早期就让出中路和上线——除了他湖人没人吃得下这块的大量球权——而是在第一次进攻发起并出球后,依旧能接球完成跳投,或者适时接应拼图们的传球,在三分线、两腰这些位置重新接管进攻。
之前说,湖人的三核很难拒绝给有机会的拼图传球,而拼图们的终结能力未必能高效转化,甚至八村也偶尔有拒投倾向,那三核在出球后,能把多少球收回来、投出去,就决定了进攻最终能抬到什么程度。
湖人现在有了挡拆中锋,创造机会球,消化机会球的能力无疑提升了,但机会球之所以是机会球,就在于他不是每回合都有,而面对25森林狼那种对抗和防守强度,怎么解决进攻,最终还是会回到三核之间的配合呼应,而不是“拼图传出去投不进”就能结束会议的。
高位夹击是每个球星未来都会遇到的问题,“他们夹击,我传了,队友没投进”当然是个绝对正确的逻辑,但不能因为逻辑正确就止步在这里,球星要想办法在任何时候参与进攻,才能从实际效果上回答夹击的问题。
又加之,斯玛特是爱投爱传爱操作的球员,你肯定在关键时刻不想看他投篮,又会多出很多经他手传出来打球,怎么解决这些场合?最终是三核把球接回来,投出去——本质不是三核或东契奇的权力下放,其实反而是权力回收。
所以无论谁增强一些无球肯定都是好事,而这并不是定位、打法的转变,而是选项的增加,而任何时候有的选,就是季后赛最核心的竞争力。
当然,并不意味着东契奇解决了无球就能让湖人重回争冠序列,球队还有很多问题的严重性和优先级比这个高得多,但能进步一点,就肯定有一点的好处,东契奇想优化自己的比赛内容,只要不是说着玩,就是好事。
评论列表